机器人关节无框电机转矩脉动抑制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0 引 言 近年来,无框电机在医疗机器人、无人机推进和制导系统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这与其体积小、功率高、低惯量与结构紧凑等特性密不可分[1-2]。然而,在某些对速度波动
0 引 言
近年来,无框电机在医疗机器人、无人机推进和制导系统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这与其体积小、功率高、低惯量与结构紧凑等特性密不可分[1-2]。然而,在某些对速度波动较为敏感的场合,电机较大的转矩脉动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。故电机是否具有超低的转矩脉动以及高精度的齿槽定位,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。
目前无框电机的代表性产品有美国科尔摩根的TBM无框力矩电机、Parker公司的K系列无框伺服电机、Aerotech公司S-series高性能无框力矩电机以及Alliedmotion公司的无框力矩电机等[2]。
在文献[3-6]中,提出了通过对永磁体进行Halbach充磁的方式,使气隙磁场具有理想的正弦分布,以大大降低电机的齿槽转矩与转矩脉动。但由于该充磁方式较为复杂,安装工艺较为繁琐,故在无框电机中应用较为受限。
为了最大化降低无框电机的转矩脉动,本文分析总结了电机不同结构对转矩脉动的影响,并通过优化极槽配合、转子磁极结构等手段降低其转矩脉动,改善运行平稳性。基于这些分析,将有限元仿真结果与一台118W、4300r/min机器人关节无框永磁同步电动机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,验证了该优化方案的有效性。
1 转矩脉动成因及削弱方式
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,由于谐波磁动势和齿槽效应的影响,会产生较强的转矩脉动。永磁电机的电磁转矩为
式中,Tem为电磁转矩;Tavg为平均电磁转矩;Tcog为齿槽转矩;Tv为谐波转矩。其中齿槽转矩计算公式为
式中,α为转子位置角;L为铁心轴向长度;R1与R2分别为定子外半径与定子轭部半径;B为永磁体沿圆周方向的剩磁密度;Gn为傅里叶分解系数。
由式(1)可知,通过降低电机齿槽转矩与谐波转矩,即可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。目前国内关于无框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技术研究并不多,本文分析总结了无框电机不同结构对转矩脉动的影响,并通过优化极槽配合、转子磁极结构等手段降低其转矩脉动,改善运行平稳性。
2 电机结构及主要参数
图1为一台12极39槽机器人关节无框电机示意图,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。本文在该模型的基础上,通过有限元仿真,研究电机不同结构对转矩脉动的影响。
图1 电机仿真模型
表1 机器人关节无框电机主要参数参数参数值参数参数值输出功率/W118额定转速/(r/min)4300定子外径/mm60定子内径/mm38轴向长度/mm13转子外径/mm37转子内径/mm28.8磁钢厚度/mm2.0极弧系数0.86每槽导体数16槽口宽度/mm0.8
3 电机不同结构对转矩脉动影响
在负载转矩仿真计算过程中,电机的电流均按照正弦电流波形进行计算,且除表面插入式转子磁极结构外,均采用Id=0进行仿真,且仿真电流值为4.65A[7]。
3.1 不同极槽配合分析
由于无框电机的产品标杆科尔摩根电机大多采取用12极39槽配合,故首先分析此极槽配合下的无框电机性能。该极槽配合具有不同的绕组分相方式,分别如图2(a)、图2(b)所示。
图2 12极39槽两种不同的绕组分相方式
从表2所示的空载反电动势计算结果来看,电机采用分相方式2时的空载反电动势有效值更大,且转矩脉动更小,故优先选用该种分相方式。
表2 12极39槽电机不同绕组分相方式的转矩脉动分相形式线反电势有效值/V平均转矩/mNm转矩脉动/%方式129..18方式231..60
由于极槽配合对无框电机的性能影响很大,因此,在分析12极39槽的基础上,进一步分析10极12槽、14极15槽和14极39槽电机的性能,电机模型如图3所示。不同极槽配合下电机的空载反电动势波形如图4所示,可以看出,14极39槽时,电机的反电动势波形畸变率较低。
图3 不同极槽配合电机模型
图4 不同极槽配合空载反电动势波形
从表3所示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,14极39槽电机在保证平均转矩的同时,转矩脉动很小,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。但是电机在14极39槽下的平均转矩不及10极12槽与12极39槽电机大,综合考虑电机的平均转矩与转矩脉动,最终选择的极槽配合为12极39槽。
表3 不同极槽配合电机电磁性能对比极槽配合线反电势有效值/V平均转矩/mNm转矩脉动/%10极12槽31..8614极15槽31..3714极39槽31..09
3.2 定子斜槽
表4为不同定子斜槽距离对转矩脉动的影响。可以看出定子斜槽可有效削弱齿槽效应对转矩脉动的影响,但同时也会导致电机的基波反电动势和平均转矩产生较大幅度下降。因此,采用斜槽工艺时,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提高反电动势和平均电磁转矩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gygjsszzzz.cn/qikandaodu/2021/0306/458.html
上一篇:基于八轴六联动控制复合机器人的技术集成及应
下一篇:机械手臂关节结构设计